人与人之间关系再好,也不能藐视,成人世界的潜规则 世界聚焦
成年人的感情,无需无时不刻地守护,却需要在细微之处用心。 正如周国平所说:“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,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亦是如此。真情可贵,懂得尊重人际关系的规律,更是一种识趣与智慧。
任何长久的关系都讲究距离感,边界感。适当的给彼此保留一些空间,并非疏离和冷漠。倘若在交往中,对每一个人都充满不切实际的期待和依赖,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身心俱疲。
要保持一段长久的关系,并非要事事知晓,而是要听懂对方的言外之意,懂别人的欲言又止。
年岁越长越会懂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成为朋友。在茫茫人海中,我们能够相遇是一种缘分,如果无缘相伴,也不必强留。
想要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,三观和步调要一致,否则很难做到并肩同行。对于有些人来说,渐行渐远,又何尝不是一份美好的结局。
尊重接纳,求同存异。你们之间的关系越好,就越加要珍之重之,不能藐视成人世界中的潜规则。
不轻易评价别人,保护朋友的隐私
《偷影子的人》拥有这样一句话:“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,就算是为了对方好,但这是他的人生。”
祸从口出,我们想要维持一段情感,或在人际关系中不被排斥,就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,不要轻易的评价别人。
特别是如果被评价的人是你的朋友,而你又恰巧与他更亲近一些,知道更多内幕的话,切记要管住自己的嘴。也许你是好意,但如果一旦被有心人利用,就变成了添油加醋的素材。
当朋友自嘲时,听听就行,别随意附和。有些话他自己说可以,但一旦旁人说了,即使关系再好也会记在心里。这无异于增进你们的友情,反而让人心存芥蒂。
不透支情感的账户,凡事好好说话
一颗心被辜负的多了,就会变凉。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,一段关系透支太久,便会自然而然的消耗掉。
蔡康永说:“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,每次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,每次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。”
双方对等的付出,换位思考,相互包容,不辜负,不透支,这份感情才可历久弥新。
朋友之间越熟悉,就会变得越随意。可是有些话一定要注意,不能乱说,否则如刻骨钢刀一样伤人;有些事也不能随意去做,否则覆水难收。
举个例子来说,即使再好的朋友之间也不能随意借钱,处理不好,很伤感情。
总之,能自己解决的尽量不麻烦别人,能花钱解决的事情,就不动用人情。
不踮起脚尖迎合别人,不必委屈自己
蒋方舟说:“真正欣赏你的人,是欣赏你骄傲的样子,而不是你故作讨喜和故作谦卑的样子。”
不讨好、不迎合、不踮起脚尖去奢望,不委屈自己,这才是与人相处的最佳姿态。
不要高估自己与任何人的关系,其深层含义是:不要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,也别把别人想的那么重要。
遇到那些在相处中,让你觉得不舒服很累的人,就不必再勉强了自己了。如果一段关系让你感到痛苦,需要你费尽力气去维系的话,就是时候选择结束了。
我们时常会说一个词:圈子。是的,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,有自己的生活轨道和活动范围。轨迹不同,不必强融。
不暴露自己的软肋,掏心掏肺有限度
人性中一个可怕的事实是:越是身边熟悉的人,越可能不希望你好。
直白一些来说就是:乞丐不会嫉妒亿万富翁,但会嫉妒比他收入高的乞丐。
朋友之间通常水平相差无几,否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很难有共同话题。所以,越是势均力敌,越会产生嫉妒的情绪。
虽说朋友之间要坦诚,但是这个坦诚一定是要有尺度的。即使是再好的朋友,也不要暴露自己的软肋,掏心掏肺无限度。
凡事都有可能,不要认为你们这一生关系都会牢不可破。暴露软肋的后果是,当你们友尽、甚至反目成仇的时候。这些坦诚,就成了攻击你最好的利器,精准无疑。
为什么成年后,交朋友越来越难?
因为没有人愿意在这个年纪委屈自己,去接受那些一眼就知道无法深交的朋友。成年人的友谊,远比想象中的脆弱。
成年人,为了保护自己想得太多,很累。可现实让我们,却又不得不去想、去防范。
人与人的关系很微妙,那些不可忽视的成年人之间的潜规则,是枷锁也是平衡、保护双方关系的一个有效方式。
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,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。即使关系再好,彼此之间思想也很难统一、同步,所以别妄想去改变一个人。
正如罗素说的那样:“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,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多态的美。”
或许有人会说:“成年人不需要友情。也许,当我们逐渐从情感社交,转变为更倾向于“功利社交”后,友情也随之变成了虚假的非必须品。
不论怎样去看待人际交往,只要能做到: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,便是人生赢家。
-END-
世界那么大,感谢你,可以看到我!
【文|唯唯安:笔有温度、为情发声,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,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】